自2000年以來,采取舉辦“干部培訓班”、“知識分子讀書班”、“企業經營人才培訓班”等形式,培訓各類人才4800人次;在全縣開展中青年學術論文評審活動,激發專業技術人才學習鉆研業務的積極性,推薦優秀論文參加省“興皖之光”學術論文評選,18人次獲獎;鼓勵支持1.8萬人(次)積極參加各級黨校、干校和專業院校的學習培訓,其中有45人參加了MBA、MPA、農業技術推廣工程碩士以及黨校研究生班的高層次學習;先后3批有目的、有計劃地選派280名優秀年輕黨員干部到全縣相對貧困村、后進村擔任黨組織第一書記,在實踐中增長了才干;建立縣“雙培雙帶”培訓中心和10個培訓基地,聘請12位具有較豐富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農業專家成立科技講師團,在全縣各鄉鎮開展巡回技術講座,加大對農村黨員干部、發展能手的培訓力度。
堅持把引才、引智工作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敞開接收大學本科畢業生,儲備一批后備人才。縣涉農部門邀請省市科技專家到肥東講學、擔任項目顧問和進行科普趕集;各鄉鎮和縣直有關單位積極與省內外高校、院所開展廣泛聯系合作,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等高校將我縣作為博士生、研究生“社會實踐科技服務”基地,為吸納引進人才搭建平臺。
在干部選拔使用中,全面推行“一推兩考”,建立科學的干部評價機制,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建立黨政干部交流、輪崗和競爭上崗制度;采取“三推兩考”的辦法,建立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科級后備干部隊伍;對專業技術拔尖人才進行跟蹤考察,大膽使用,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創業熱情;樹立“人才就在身邊”觀念,將“鄉土人才”建設與基層組織建設的“雙培雙帶”先鋒工程相結合,全縣成立各種專業學會、協會、研究會168個,會員達15000多人,發展種養大戶6000多戶,有力地帶動了全縣農村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