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袜免费视频_福利av痴女_免费av在线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三级

《人民日報》:“補短板”與“慮長遠”

閱讀次數:3549 信息來源: 《人民日報》 發布時間:2018-01-23
[字體:  ]

  “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在十九大報告中,“補短板”被著重強調,內蘊殷憂之意。那么,如何補短板?從實踐看,樹立長遠思維很緊要。 

  剛剛過去的一年,從“慧眼”衛星遨游太空到C919大型客機飛上藍天,從量子計算機研制成功到海水稻進行測產,從首艘國產航母下水到“海翼”號深海滑翔機完成深海觀測……這些耀眼的科技創新成果令人振奮,卻絕非一時之功,顯然離不開國家一系列重大科技計劃的長期布局,離不開科技工作者對基礎科學的長期研究。沒有長遠思維、戰略視野,我們很難辦成一系列大事、解決一系列難事。 

  在發展的進程中,無論是教育、就業、收入等方面的操心事、煩心事,還是脫貧攻堅中難啃的“硬骨頭”,都堪稱影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短板;無論是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還是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治理,都存在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面對那些事關全局性、長期性、基礎性、根本性的問題,我們既要有“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又要有“一錘接著一錘敲”的釘釘子精神,把長遠思維貫注到“補短板”工作中去。 

  長遠思維,首先就意味著“不畏浮云遮望眼”的高站位。不被暫時的困難所嚇倒,不被眼前利益所遮蔽,站得高才能望得遠。2008年,貴州省提出高起點規劃公路網,10年內實現縣縣通高速。有人質疑,貴州是窮省,花這么多錢修路值不值?選擇算長遠賬的貴州,如今已成為西部第一個實現縣縣通高速的省份,為脫貧致富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樣位于西部的青海省,放棄走傳統工業化的老路,選擇把生態保護放在第一位,通過環境改善激活生態紅利,讓生態美成為跨越式發展的最大資本。實踐表明,立足長遠的投入,也許效應不會立竿見影,卻能厚植發展的根基。 

  長遠思維,也意味著“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的寬視野。如果總是只緊盯一點、不顧其他,就容易陷入補了東墻短西墻的困境。有的地方搞精準扶貧,便將各種政策、資金、重點項目一股腦傾斜到貧困縣、貧困村,而那些非貧困縣、非貧困村的工作則被置之邊緣,導致部分群眾出現返貧現象,影響脫貧攻堅的整體進程。眼里只有某一領域的當下與長遠,而沒有從全局、整體去考慮,顯然也是行不通的。從全局出發,充分考慮不同群體的訴求、更好兼顧各方的利益,才能統籌兼顧各項事業的發展,真正將短板補齊補牢。 

  長遠思維,還應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大胸襟。很多時候,補短板難以畢其功于一役,必須尊重客觀規律,葆有“時間的耐心”。一些地方在補短板過程中,并非看不清長遠利益,而是貪一時之功、圖一時之名,對容易從數字上反映出來的、能夠吹糠見米的成績十分用力,對打基礎、管長遠的項目不感興趣。結果,眼下成績好看了,對未來發展卻毫無助益。提高覺悟、重視潛績,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一茬接著一茬干,才有利于從根本上補足短板。 

  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日益臨近,補短板的任務愈發艱巨。摒棄急功近利的思維,砥礪埋頭苦干的精氣神,在“慮長遠”中“補短板”,我們就不僅能走得穩,更能走得遠。(《 人民日報 》2018年01月10日 04 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