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機制順,則人才聚、事業興。習近平強調,強起來要靠創新,創新要靠人才,人才政策、創新機制都是下一步改革的重點。肥東縣委、縣政府近年來緊密聯系人才,以人才促項目,以人才帶黨建,以人才促脫貧,真正以改革紅利釋放人才紅利。
人才改革進入密集施工期
自2015年起,肥東縣啟動實施“363”產業創新團隊培養計劃。截止目前,已命名17個縣級產業創新團隊,10個市級產業創新團隊,1個省級產業創新團隊。2017年初肥東縣引進“安徽寶葫蘆集團”扎根肥東,以高層次信息化檔案管理服務填補了肥東高端信息服務行業空白。同年,肥東縣共引進高層次產業技術領軍人才10人;其中,安徽環瑞電熱器材有限公司與華東理工大學簽訂產學研協議,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庚超教授應邀擔任該公司技術帶頭人。
肥東縣人才辦著手起草《肥東縣創新創業人才引育暫行辦法》。經縣人才工作領導組會議、責任單位會討論,兩輪書面征求意見,經縣政府常務會議、縣深改擴大會議、縣委常委會議審議,于2018年3月底,制定出臺有濃郁肥東特色的“人才綜合性文件”。內容包含人才引進、人才培養、高層次團隊扶持、人才交流平臺建設、人才配套服務、項目考核及資金管理等六方面9項人才工程;形成了“1+9+3”的人才項目架構,單人單項獎補資金最高達600萬元。
《暫行辦法》的出臺讓2018年的肥東人才工作有了里程碑式意義的?!斗蕱|縣青年創客團隊扶持工程實施細則》、《肥東縣創業型領軍人才引進“東風計劃”實施細則》、《肥東縣鄉村旅游人才交流計劃實施細則》等文件將于2018年下半年陸續啟動實施。
人才政策的相繼推出,帶動縣人才工作領導組成員單位上下呼應、相互銜接、凝心聚力,打出人才引育的組合拳,為大富美強的現代化東部新城建設注入人才新動力。
搭臺唱戲,重點實施“優秀企業家培養工程”
在培訓中提升。2017年7月31日,肥東縣“徽商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高級研修班在上海交通大學開班,此次辦學是全市首次將“新生代企業經營管理課程”納入長期培訓班次管理。
近年來,肥東縣狠抓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尤其針對企業經管類人才,以“傳承、創新”為培養目標,不斷提升企業家整體素質,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縣域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自2011年起,肥東縣連續7年舉辦“企業經營管理高級研修班”,每年組織50名左右有發展潛力、引領作用強的優秀民營企業主作為培養對象,赴國內頂尖的雙一流大學學習,提高經營管理水平。2017年,肥東縣委組織部聯合上海交通大學,遴選35名在肥東興業或肥東籍青年企業家參加培訓,產業方向涉及智能制造、金融服務、教育醫療、汽車貿易等,平均年齡28歲。此次培訓,縣委縣政府設立專項培訓經費共計300萬元,以系統培養、創新模式、搭建平臺、長效發力為目標,全額支持新生代企業家學習研修。
在比拼中提升。企業經營管理者的能力提升,最終還是要立足在經濟戰場上的荷槍實彈中。2016-2017年肥東縣連續兩年組織評選縣“創業之星”、企業經管類拔尖人才等。近兩年來共評選、表彰企業經管類人才53人。在2017年全縣經濟發展大會上,高層次經管類人才所帶領的民營企業在“肥東縣2017年度十大工業企業”的評選中占據半壁江山。
安徽樂庫智能停車設備有限公司是2013年新創辦的年輕公司,正是趁著科技轉型和人才創新的東風,不斷技術革新,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合肥市工業設計中心,合肥市兩化融合示范企業等稱號,目前擁有發明專利近60項。“企業的比拼較量永遠在路上”,樂庫創始人、省特支計劃人才包訓權這樣說。
在交流中提升。企業尤其是發展中的民營企業,更加需要加深與市場的交流、與高??蒲性核慕涣?、與區域內上下游企業之間的交流。
近年來,肥東縣組織企業參加“中國(合肥)工程機械暨軌道交通設施展覽會”、“東亞國際食品交易博覽會”、“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博會”、“中國家電博覽會”等展會30余場,1-2月份,外貿額同比增長16.1%。為增進園區企業間交流溝通,肥東縣每年組織開展企業家走訪座談活動,肥東經開區的樂庫、榮電、龍多電子等企業達成區域性合作,不僅降低了新產品研發成本,同時提高了產出效率。
企業老板變成了縣里的官頭頭
2016年夏天,在全縣第十二次黨代會上,沈四海經人才通道推薦,投票當選為縣委委員。這是肥東歷史上第一位民營企業主當選縣委委員。沈四海謙虛地說,“海源機械就是肥東土生土長的機械制造企業,我也不過是地地道道的肥東人,是政府給了我機會,讓我這個中專生成了高層次人才,還能再為肥東的發展出分力,真讓我激動!”在多方激勵下,其帶領企業不斷轉型升級,研發的“高鐵軌道探損車車橋項目”為他迎來了美國硅谷的橄欖枝。目前,公司已于江淮集團、中聯重科、廣西柳工、長源液壓、安徽合叉、法國TLD集團、威海廣泰、深圳達航達成深度合作。期間沈四海獲得了安徽省創業帶頭人、安徽省非公經濟優秀創業者等稱號,帶領的技術攻關團隊獲得合肥市第五批“228”產業創新團隊稱號等。
“引才育才”最終還要落在“用才”上。肥東縣不斷提升人才的“話語權”,在政治上給高層次人才發展的舞臺。通過提拔、重用、掛職等形式讓人才體現價值,獲得更多的歸屬感,打開人才發聲的“擴音器”。
2016年底,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中平經選舉當選縣政協副主席。肥東縣堅持政治上關懷、工作中關注、生活中關心高層次人才,積極引導各類專家人才參政議政,通過定期舉辦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報告會、座談會等方式,增進專家人才對國情和省、市、縣情的了解,堅定專家人才扎根肥東的信心。目前,1人兼任縣委委員,23人兼任單位負責人,21名優秀專家人才擔任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
同時,肥東縣堅持領導帶頭,加強與人才的聯系溝通。根據縣領導分工分管情況,每人精準配對1~2名專家人才;堅持“四個1” 聯系方式,即,結對填寫1份檔案,每季度1次電話回訪,及時掌握專家最新動態,每半年1次交流座談,每年1次走訪慰問。2017年,縣領導走訪慰問各領域高層次人才53人,舉辦人才交流座談會4次,目前,肥東縣連續7年組織春節期間走訪慰問專家人才活動。
凝聚人才促黨建助脫貧
抓牢人才工作是抓好基層黨建,助力脫貧攻堅的關鍵一節。一方面,要緊抓鄉村企業家人才帶動脫貧攻堅。近年來,肥東縣出臺《肥東縣扶貧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實施方案》,利用“平臺公司+發展基金”、“學歷教育+技能培訓”、“人才認定+政治引領”三步走的模式,注資2.5億元,加快鄉村人才隊伍建設。目前,已認定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領頭人157人;市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創辦人57人,其中國家級3人,市級以上新型家庭農場主70人,其中省級占比22.9%;新型特色旅游及“互聯網+”產業帶頭人17人。
結合脫貧攻堅,重點培訓全縣范圍內14個貧困村范圍內的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中從事農產品生產和銷售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每年參訓農村實用新型人才約200人,帶動周邊農戶數量達到28550人。全縣共有市級“農村實用人才暨職業農民實訓示范基地”20個,組織水稻綠色增產模式現場觀摩14場次,參與培訓1600人次。在不同季節關鍵農時,每個農技人員進村入戶上門指導達到12次,發放技術資料11000余份。肥東縣以農村實用新型人才為重點,帶動全縣16戶51人脫貧,全縣200余戶增收。
90后農技參訓學員胡盼盼通過電商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以及職業經理人培訓,依托古城世昌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開設微店、網店,年利潤達20多萬元。
另一方面,加強企業高層次經管類人才培養與基層非公黨組織建設雙向掛鉤。全縣“363”產業創新團隊所在企業均設立非公企業黨組織,并將非公黨組織的運轉及開展活動情況作為企業拴心留才的重要依據之一,納入年度考核內容。其中,安徽真心食品有限公司黨組織獲省級“雙強六好”非公企業黨組織稱號,安徽華星智能停車設備有限公司黨組織獲市級“雙強六好”非公企業黨組織稱號。
在縣級人才項目評選時,實行非公工委一票否決制,在專家評審入選后,征求各相關單位意見環節,加入縣委非公工委意見,縣委非公工委有權對其一票否決。“黨建+人才評定”的模式為肥東縣黨管人才工作,特別是管理和聯系體制外創新創業人才奠定了基礎。
今后,肥東還會堅持用引才留才的真心、開拓創新的決心、關愛人才的細心,致力于營造有利于人才發展的創新創業環境,為每個人才提供夢想成真、人生出彩平臺,讓肥東成為創新創業人才聚集之地、建功立業之地。(人才辦 林成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