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肥東縣撮鎮鎮建華社區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發展新探索,激發內生動力。通過“三變”改革,把村組織、企業和農民集聚聯合起來,一切圍繞社區發展轉,圍繞企業增效轉,圍繞農民致富轉。在全市初步探索一條有特色可復制的、能推廣的“三變”改革建華經驗。
黨委帶頭,搭建“三變”改革有效載體。“黨員就是一面旗,帶頭發展起了好頭,老百姓才能有盼頭、有動力。”建華社區黨委書記楊年舉一句樸實的話,道出了社區黨委在“三變”改革的先發作用。建華社區黨委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時,把主要精力放在經營合作社上,把支部建到生產一線,支部書記任合作社理事長,把黨的組織優勢和社區資源優勢融合在田間地頭。經過不斷研究,選擇具有市場優勢的蓮藕、葡萄、高效養殖等特色產業,先試點、再推開,先經營主體進入,再帶動合作社,先黨員干部帶頭,再發動群眾參與,以穩妥選準產業來保障農戶有受益。發揮近郊優勢,率先發展休閑旅游業和現代服務業,吸引廣大市民旅游觀光,利用村級現有資金入股企業,發展農產品加工和電商銷售等產業,建好平臺謀發展。
資產整合,促進“三變”改革股份合作。平臺建好了,沒人入股可不行。社區黨委挨家挨戶做工作,農戶以資源、資產、資金等多種方式入股經營主體,呈現出多種“股份農民”,建華老百姓笑稱“四大股”。農戶以土地經營權入股建華土地股份合作社,采取固定分紅和收益分紅的方式,俗稱“土地股”。財政資金為引導,撬動村集體資金、農戶資金、經營主體資金入股,俗稱“資金股”。建華社區通過引進資產和融資方式,將社區閑置的40畝集體土地經營權、10畝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和160平方社區大廳使用權等入股到安徽景徽菜籃子,俗稱“資產股”。把包公無私藕和建合商標、建華荷花節等三大品牌使用權折價80萬元,入股安徽景徽菜籃子,俗稱“品牌股”。農民變股民,建華社區以“股”連心、連責、連利,既推動了土地流轉和集中規模經營,又尊重個人意愿、保障了基本權益。
探索創新,發展“三變”改革+N模式。黨委總牽頭,黨員帶好頭、群眾占大頭,建華社區黨委以精準的眼光瞄準市場,以合作的方式凝聚力量,做好“藕”文章,打好股份牌。“三變”+特色農業。圍繞特色產業規劃布局,整合國家、集體、農民個人的資源、資產、資金要素,由村集體負責農業園區建設,農民以土地經營權入股,共建蓮藕基地5000余畝,高效養殖面積1000余畝,社區95%的土地經營權流轉入股,收益農戶2000戶6100人。“三變”+鄉村旅游。建華社區以“萬畝生態濕地荷花園”為主題,開發了多種鄉村旅游項目。連續舉辦十屆建華荷花節,節慶期間旅客數量突破10萬人次,帶動農家樂和特色餐飲產業快速發展。“三變”+電子商務。利用“安徽景徽”平臺,優質農產品將建華合作社優質農產品進行線下展銷、線上銷售,保底收入6000元/年+分紅。“三變”+商標品牌。以“包公無私藕”“建合”和“建華荷花節”三大品牌節慶經營權(入股價80萬元),入股實施無絲藕等品牌節慶運營項目,保底收益6000元/年+分紅。
目前,建華社區已集中建設現代水生蔬菜產業園、龍棲地濕地公園、產品展銷窗口、農產品集配中心等產業平臺4個。通過“三變”改革,實現建華社區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人人是股東,人人按股東分紅”, 2018年社區股份合作社凈收入達130萬元,同時給全體股民按每股5元進行收益分紅,貧困戶另按每戶1000元標準予以兌現。目前社區對于資產運營不再是村干部少數人說了算,形成鄉村治理三駕馬車(黨組織、社居委、股份合作社)“分置共融”的鄉村治理結構,規避了可能存在的腐敗現象,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