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對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各級黨委要把“三農”工作擺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統籌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重點任務,把農業基礎打得更牢,把“三農”領域短板補得更實,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春分已過,農事繁忙。
3月23日,《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實施意見》正式公布。以省委一號文件的形式聚焦“三農”,傳遞省委、省政府始終把“三農”工作放在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政策信號,這在我省已是連續第17年。
明確重點任務、梳理突出短板、確保如期脫貧、促進產業發展……實施意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短板補得更扎實,把基礎打得更牢靠,吹響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發起總攻的號角。
部署了哪些重點工作?
——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短板”兩大任務,梳理出35項
安徽作為農業大省,做好2020年“三農”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
今年省委一號文件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目標,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兩大任務進行部署,共梳理脫貧攻堅、補短板、農業穩產和鄉村產業發展、鄉村治理、農村改革、補短板保障措施等6個方面、35項重點工作。
脫貧攻堅方面,把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放在突出位置來寫。補短板方面,共梳理出農村公共基礎設施、供水保障、人居環境、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公共文化、生態環境、農業基礎設施、農民收入等10項短板。“其中前8項是中央一號文件列出的共性短板,后2項是我省個性短板。”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盧仕仁說,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中之重的攻堅戰,文件梳理了全面完成脫貧任務、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等5個方面重點工作。在補短板上,針對10項短板安排了10項重點工作。
在農業穩產和鄉村產業發展、鄉村治理、農村改革等方面,文件結合我省農業農村發展實際,均作出切合實際的部署,提出了具體的工作安排和目標。比如在改革方面,重點部署了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
值得關注的是,在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的同時,省委一號文件結合安徽實際作了創新。
比如,文件增加了第五部分“扎實推進農村重點改革”。我省是農村改革的主要發源地,作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省試點,今年改革任務重,故單列一部分重點部署。
比如第二部分“加快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新增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2條。這是我省對照全面小康定性定量指標,在中央一號文件列出的8個方面短板基礎上,增加的2項短板。此外,第三部分“促進農業穩產保供和鄉村產業發展”,新增1條推進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這是我省“三農”領域參與長三角產業協作分工的重大機遇。
兩大任務如何完成?
——建立健全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因地制宜補短板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目前,我省脫貧攻堅已經取得決定性成就,貧困人口總數減至8.7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16%。
現在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階段,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重點是確保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剩余8.7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省委一號文件提出要堅決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省級對貧困發生率超過全省平均水平1倍以上或剩余貧困人口超過4000人的縣進行重點督辦。
在此基礎上,文件要求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對已脫貧人口開展全面排查,認真查找漏洞缺項,一項一項整改清零,一戶一戶對賬銷號。同時,建立健全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做好考核驗收和宣傳。
脫貧后政策變不變,人們很關心。對此文件做了明確規定,要求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總體穩定。文件要求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即貧困縣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穩定扶貧工作隊伍,強化基層幫扶力量。
脫貧后怎么辦?文件要求研究接續推進減貧工作。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后,扶貧工作重心轉向解決相對貧困,要將解決相對貧困問題納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安排。
“補短板”是另一主要任務。文件對列出的10項短板逐一分解,提出目標。
比如,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上,要求年內建成農村公路擴面延伸工程1.1萬公里。在人口相對集中的地區推進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分類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比如農村的孩子也有大禮包。文件在硬件上要求建成鄉村中小學智慧學校1700所。軟件上,加強鄉村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此外,當前農民增收形勢不容樂觀,為此文件提出要多渠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實現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以上。
補短板是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不補現代化的短板。我省各地農村情況不盡相同,市縣要根據自身實際找準補短板的側重點、著力點,不能簡單照抄照搬,不能出現不該補的重復補、該補的沒補上。
如何抓落實?
——真金白銀強化支持,重點任務列入黨政“一把手”工程
省委一號文件的內容指向明確、措施具體,下一步關鍵要把文件明確的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在補短板方面,圍繞“人地錢”、科技等要素保障,省委一號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同時強調了壓實工作責任、推進任務落實。比如,在用地保障方面,文件就提出落實鄉村產業發展用地政策,將農業種植養殖配建的各類輔助設施用地納入農用地管理,合理確定輔助設施用地規模上限。明確新編縣鄉級國土空間規劃應安排不少于10%的建設用地指標,省分解下達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時安排至少5%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保障鄉村重點產業和項目用地。
當前財政收支壓力很大,許多方面都在壓減支出,但補“三農”全面小康短板的投入要保。省委一號文件提出,要抓緊出臺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范圍進一步提高農業農村投入比例的政策措施。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發行“三農”、小微企業等專項金融債券。鼓勵支持省農業產業化發展基金加大投放力度等。
盧仕仁介紹,在省委一號文件印發的同時,已經以附件形式將重點工作任務分解到省直有關部門,壓實部門責任,逐項抓好落實,確保如期完成。下一步將通過網絡、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多渠道、多形式宣傳解讀文件精神。此前,省委、省政府已發布致廣大農民朋友的一封信,將2020年具體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告知農民群眾。
在考核上,我省要求把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領域重點任務列入黨政“一把手”工程,作為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納入省政府對各省轄市年度目標管理績效考核、省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加強考核結果應用,層層落實責任。
“把短板補得更扎實,把基礎打得更牢靠。全面完成‘三農’工作各項任務,確保脫貧攻堅戰圓滿收官,確保農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盧仕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