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撮鎮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移風易俗工作,堅持黨建引領,助推移風易俗“新風尚”。撮鎮鎮不斷創新工作方法,以活動為載體,以載體促轉變,以轉變促習慣,讓移風易俗“活”起來。
黨員干部踐行移風易俗承諾
為了發揮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在開展撮鎮鎮移風易俗工作圖片展的同時,組織全鎮黨員干部參加“厲行勤儉節約 反對鋪張浪費”承諾簽名行動,倡導黨員干部以實際行動參與到移風易俗活動中,引導更多的黨員干部群眾樹立文明、節儉、健康的新理念,摒棄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舊風俗,以實際行動支持和參與移風易俗工作。活動中共有200多名黨員干部在簽名墻上簽下姓名、莊嚴承諾。
紅白喜事節約不減儀式感
“小花轎”抬起文明新風尚。撮城社區黨委在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中成立紅白理事會和志愿者隊伍,今年7月份,社區通過走訪了解到席小郭組鄧志武、張麗娟即將舉行婚禮,便多次上門進行溝通。“沒有花費多少錢,又能讓新人體驗中式婚禮抬花轎的習俗,儀式感強,很受歡迎。”撮城社區兩委干部郁玉梅稱。婚禮當天,紅紅的小花轎代替車隊,志愿者充當婚慶服務員,群眾好評如潮。
包公家宴吃出節儉新風尚。先鋒社區開辦包公家宴小食堂,小食堂最多只能辦10桌,社區居民優先,結合居民養老,創品牌。社區還舉辦了便民飯莊,全面推廣包公家宴,倡導節儉。因為物美價廉,來小食堂訂餐的客人紛至沓來,據“原來就開飯店,衛生干凈味道好,生意很好。”正在先鋒社區包公家宴小食堂洗菜的50歲的范彩云滿臉笑意地說。自從社區找到她,請她回來經營包公家宴小食堂,場地不收費,自負盈虧,希望借助她的口碑,給包公家宴小食堂帶來人氣,推廣開去,范彩云二話沒說就接活,“認真干,服務好群眾。”
社區黨委搭臺,群眾當主角
12月26日,一場群眾為主角,社區干部串場“跑龍套”的狂歡盛會在肥東縣撮鎮鎮唐安社區青年小區二期文化廉政廣場熱鬧舉行,為社區300多名鄰居送上了一場豐盛的精神文化大餐。現場,同步宣讀了《光盤行動倡議書》,舉行了“好婆婆 好媳婦”、防汛優秀共產黨員頒獎儀式,營造了文明和諧、崇德向善、爭當先進的社區環境。
前不久,在撮鎮鎮馬橋社區也舉辦了一場大型的文藝匯演,表彰了2個移風易俗模范帶頭人”、4個“最美家庭”、8位“好婆媳”及6位“好居民”。社區創建離不了群眾參與,在創建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是推動社區積極向上的內在動力,對他們進行表彰,樹立標桿,才能把群眾生活的家園建設得更加美麗和諧。
“群眾住進了美麗的鄉村和配套設施齊全的高樓,開起了汽車,物質生活條件好了,精神文明可不能落后。”撮鎮鎮政協聯絡組組長吳慶海說道。近年來,撮鎮鎮把移風易俗工作當成民生工程來抓,不斷創新載體,舉辦了高校學子歡送會、小花轎、家門口的婚禮、“好媳婦 好婆婆”評選等活動,受到了群眾的廣泛好評,在全社會營造出喜事新辦,白事簡辦,不辦升學宴謝師宴等文明新風尚,讓文明新風吹進千家萬戶,成為肥東縣持續推動移風易俗工作的一面旗幟,輝映著紅艷艷的文明之花開滿江淮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