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東縣為進一步擴大黨組織和群團組織在非公有制經濟和社會組織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提升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兩個覆蓋”質量,切實把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抓出成效,以“組建群團組織,擴大黨的工作覆蓋”為抓手,積極探索“黨建帶群建、群建助黨建”實踐途徑,有效推動非公企業“兩個覆蓋”提質增效。
一是制度保障到位。《關于在全省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中全面推進“組建群團組織,擴大黨的工作覆蓋”的實施意見》文件下發以來,縣非公辦主動與縣工會、共青團、婦聯溝通聯系并結合自身實際制定《關于在全縣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中全面推進“組建群團組織,擴大黨的工作覆蓋”工作的實施方案》,確立了由縣委非公工委牽頭協調,工會、共青團、婦聯分工負責,縣委非公工委成員單位和行業(綜合)黨組織協同配合的工作推進機制,梳理了工作目標、工作舉措、工作要求,明確了工會、共青團、婦聯組建工作流程,制定了群建工作臺賬。
二是全面摸排到位。以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集中摸排攻堅活動為基礎,比照安徽非公有制經濟和社會組織黨建信息管理平臺,每季度由縣委非公工委牽頭,由黨建工作指導員與工會、共青團、婦聯工作人員深入尚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開展聯合調研,綜合分析職工數量、結構分布、行業特點、企(社)成熟度等因素,制定具體組建目標和工作計劃,每半年召開一次調度會,會商解決難題,明確工作任務;每月25日前收集整理群建工作臺賬,月底前通報工作開展情況。5月以來,共摸排出未建立黨組織的非公企業和黨組織的社會組織984家,深入企業現場調研考察78家。
三是擴面覆蓋到位。充分發揮群團組織聯系職工更加緊密的優勢,圍繞擴大黨的組織和工作有效覆蓋,按照“哪方面成熟、優先組建哪個組織”的原則優先把符合條件的群團組織建立起來,納入團建工作臺賬,進行動態管理,每月一排查,持續推進其它群團組織組建工作。嚴格按照群團組建流程,做好“群團推優”工作,把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中優秀分子關注好、引導好、教育好、發展好,定期考察思想和工作動態,考察三次優秀后及時推薦給黨組織。5月以來新組建工會組織49個、共青團組織7個、婦聯組織14個,群團組織推優4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