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肥東縣充分發揮遠程教育網絡覆蓋面廣、傳播速度快、資源內容豐富等優勢,采用線上線下、精品制作、黨建平臺搭建等多種方式,營造黨史學習教育氛圍,拓寬學用實效,有效打通基層黨史學習教育“最后一公里”。
遠教+平臺建設,黨史學習教育載體新。以需求為導向因人施教,著眼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不同群體的黨員群眾實際情況,轉變學習方式,突出強調個性化點播學習,讓黨員隨時隨地學黨史。充分利用黨員干部手機“小屏”,通過黨建工作群、先鋒微信公眾號以及學習強國app等平臺,分享優質黨史教育資源,交流讀原著、學黨史的心得體會,引導黨員群眾利用零碎時間接觸黨史知識,將手機媒介轉變為學習助手。為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機的年老黨員發放“黨史隨身聽”,為老黨員打造“移動課堂”,保證老黨員黨史學習教育不掉隊伍,截至目前10371部隨身聽已發放到位。活用遠教站點“大屏”,實施第二批全縣遠教終端站點播放設備提升工程,購買100臺55寸以上液晶電視,分配至播放設備老舊的遠教終端站點。統籌制定遠教終端站點和遠教文化廣場大屏播放計劃,結合鄉鎮社區實際情況以及干部群眾實際需求,分時段循環放映黨史學習教育電教片,增強干群學黨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各村電教遠教平臺著力打造“推薦必學+N”播放計劃,通過遠教大屏播放紅色影片,組織鎮村干部觀看紅色電影,汲取紅色力量。
遠教+制學合一,黨史學習教育內容新。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肥東縣積極參與省市黨史學習教育制片工作,利用本地紅色資源多的優勢,攝制遠教課件定時推送。制片氛圍更活躍,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鄉村振興、學習先進等,肥東縣《黨旗飄飄》欄目截止目前已經攝制7部作品,同時涌現出《瑤崗1949》《我的紅色革命家庭》《一條毛毯的故事》《回風皖韻 皖美牌坊》《眾興版萬疆》《唱支山歌給黨聽》等優秀紅色電視片。由縣委組織部攝制的紀錄片《出發》深挖渡江戰役精神,在十五屆全省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評比活動中榮獲二等獎學習安排更靈活,落實“遠程教育精品推薦”必學,以及縣域自主攝制優秀黨建專題片選學,黨史學習教育在全縣先鋒系列平臺全面覆蓋,“接地氣”的黨建專題片深受黨員群眾歡迎,學黨史、趕先進、爭先鋒蔚然成風。
遠教+精品宣講,黨史學習教育渠道新。肥東縣紅色文化底蘊深厚,該縣充分利用本地豐富的黨史資源,堅持讓身邊人講好黨史故事、用黨史故事感染身邊人,推動黨史學習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打造宣講團隊,遴選30名黨員干部組建“紅色講師團”,赴農村、企業、學校等基層一線開展黨史巡回講76場次,受眾1.3萬人。鄉鎮園區結合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廣泛邀請老黨員、退休老干部、先進個人等組建宣講團開展“紅色板凳會”黨史宣講活動,讓群眾隨時隨地學黨史、悟思想。建強宣講陣地,為有效發揮遠教優勢助力黨史學習教育,嚴格按照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站點建設和管理有關要求,利用一個月時間對全縣遠教站點設備管理、運維狀況等進行全面摸排,在此基礎上開展全縣遠教終端站點設備提升工程,完善新建遠教學用示范基地規范化學用制度等,為開展“10號遠教課堂”“黨史學習教育進站點”等宣講活動建強陣地,打通黨史學習教育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