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肥東縣為破解流動黨員流動性強、分布范圍廣、個體差異大、學習集中難等問題,通過織密組織體系、創新形式載體、搭建溝通橋梁等方式,進一步強化對流動黨員的教育引導,讓流動黨員走到哪里,黨員教育工作就覆蓋到哪里,不斷推動流動黨員教育規范化、常態化、人性化。
注重健全組織體系,促進陣地建設“規范化”。肥東縣是勞務輸出大縣,全縣黨組織關系在冊的流動黨員逾4000名。為抓好這部分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肥東縣堅持每季度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專題行動,做到“黨員流動在哪里,黨組織就建到哪里,黨組織有效管理就覆蓋到哪里”。按照“一人一檔”,建立流動黨員信息臺賬和信息庫,對在外流動黨員進行統計在冊。發放《流動黨員活動證》,將組織生活參與情況等全部納入黨員證內容,實行“季統計、年審查”,實施動態跟蹤。開展分類管理,對在北京、上海等流動黨員較為集中的地區建立黨組織,完善雙向培訓制度,對流入地黨組織負責流動黨員的日常教育培訓,流出地黨組織負責流動黨員的跟蹤培訓和返鄉后的教育培訓,以“有固定講習場所,有固定標識標牌,有固定師資隊伍,有固定檔案資料”為目標成立“流動黨員講習所”,筑牢黨員學習教育“主陣地”,讓流動黨員“離鄉不離黨、務工不誤學”。
注重創新形式載體,推動學習教育“常態化”。進一步豐富學習載體,發揮線上資源豐富、覆蓋面廣、傳播速度快的優勢,依托肥東先鋒網、“肥東先鋒”微信公眾號、流動黨員微信群,結合黨員活動日、定期組織生活會,采取在線“打卡”、視頻連線等方式,搭建“線上課堂”,定期開展政策宣講,推送黨的理論知識,做到學習教育長流水、不斷線。利用“周六大課堂”,組建“紅色講師團”,通過微信群聊等方式,組織紅色講師進行集中授課,開展“微宣講”,為流動黨員開展送課服務,實現黨員教育資源 “云端共享”。結合建黨100周年,開展“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時代”黨史知識云競答活動,引導近3000名流動黨員積極參與答題互動,有效提升了黨史學習教育實效。堅持“上門送教”,定期將黨課教材、黨報黨刊以及黨員電教片等學習資料,郵寄在外黨支部,進一步豐富了學習教育資源,實現流動黨員“學習跟得上,思想不掉隊”。赴上海等流動黨員集中地先后開展“上門送教”活動4批次,參與在線聽課黨員人數累計達到1.5萬余人次,深受廣大流動黨員的歡迎和好評。
注重搭建溝通橋梁,實現關懷服務“貼心化”。建立黨支部委員分工聯系流動黨員制度,動態了解掌握流動黨員工作、學習、生活情況,組織他們參加社區黨組織活動、議事協商會議等,實現“黨員流動到哪里,教育培訓和管理服務就覆蓋到哪里”。利用春節及其他節假日流動黨員返鄉時機,走訪生活困難流動黨員,組織無業、失業的流動黨員開展就業培訓,幫助他們解除后顧之憂,及時送去黨組織溫暖和關懷。通過召開座談會、開展黨員民主評議等活動,對流動黨員進行集中教育,努力營造政治上關懷、組織上關心的濃厚氛圍。通過“黨員聯黨員、黨員帶黨員、黨員助黨員、黨員幫群眾”形式,明確結對包保幫扶人員,為家鄉外出黨員群眾提供用工信息、創業項目、技能傳授等方面的服務,有效拓寬了家鄉黨員群眾的發展空間,鼓勵引導流動黨員心系家鄉,為家鄉謀發展做貢獻。在疫情防控、抗洪救災等關鍵時刻,肥東縣廣大流動黨員主動出列、到社區報到,積極參加多種志愿服務活動,時刻踐行“為駐地做貢獻,為家鄉添光彩”的錚錚誓言,在基層一線樹起一面面流動的紅色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