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臨河鎮的機關辦公樓,有幾間辦公室晚上燈熄的最晚,熟悉的人都知道,這幾間辦公室里有不少是從事黨務工作的小伙伴,每到村里集中換屆、年底召開會議期間,更是如此。如果說這幾間辦公室是“鐵打的營盤”,那么從事黨務工作的那群小伙伴就如同是“鐵打的兵”。
培育“服務心”,提高黨務工作的溫度
每年為老干部們增加工資,都不忘記給他們打個電話告知一下。鎮里負責老干部工作的年輕同志與老干部們早已成了“忘年交”,還成了微信好友,每一項工資明細都會反饋得清清楚楚。單位是個家,黨務工作者就是家里的“好助手”,為了辦理干部待遇手續,有時需要在部門之間跑上幾個來回,每個信息都要審核好幾遍。“學習強國”年度積分前十名的,有的支部會贈送一個充電寶或者記錄本,新黨員入黨宣誓到烈士紀念碑下,給黨員一個小小的驚喜,收到的效果讓人意想不到。“和同志們打交道時間長了就像是自家人,平時最見不得自家人受急,遇到著急的事情,總會想辦法早點找到答案,給人答復。”黨務工作的小伙伴們在別人遇到難題時都是“急性子”。
培育“公正心”,把準黨務工作的精度
在集中換屆過程中,上百份文字模板、幾百人的干部信息,容不得半點馬虎,任何一個流程都不能走樣。黨務工作在大家眼里是“高大上”,背后靠的還是這群年輕人的基本功,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話,細化到黨務工作中的每個環節,更多時候是甘于寂寞、一針見血。有時要找到二十年前干部上班時候的行政關系介紹信,有時還要翻閱幾十年前的會議記錄,以此來確定干部的身份和待遇,一份珍貴的檔案資料成為最有力的佐證,保管好這些材料,用依據說話,是黨務工作者的基本職責。幾十個檔案柜、近萬份檔案盒,記載著黨建工作的真實水平,也記錄著黨務工作者的真心付出。
培育“廉潔心”,嚴格黨務工作的尺度
“我的崗位不出錯”是黨務工作的基本要求,每月鎮里的組織辦對每個社區的黨建工作臺賬、“三會一課”等等進行細致評價,從中找到自我標準比較高的,也找到更新不及時的按時提醒,在同一個平臺上大家相互交流學習起來更加方便。為了不讓工作出錯,鎮里黨務工作的小伙伴專門研究了如何做表格,當起了“表哥”“表姐”,工資推算、職級晉升等等涉及個人利益的事項,都會用表格記錄好,防止出現遺漏。“按書本來”是黨務工作小伙伴們常說的話,任何一項工作、任何一個答復,都離不開政策依據和文件依據,久而久之,經過幾年的積累,自己也快成了“政策通”,為政策的落實多提供一份保障。(謝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