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臨河鎮把基層一線崗位作為干部成長的“練兵場”,把服務群眾發展生產作為干部成才的“反應爐”,練就基層干部見事早、敢擔當的真本領和硬骨頭,為基層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力量下沉到一線,點燃做事的激情
“剛開始到鄉鎮工作,也沒有想著要去做出人頭地的大事情,以為平時遇到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后來才發現正是這些平時想不到的小事情,對群眾來說就是大事情,做好了,群眾才會滿意。”這是鎮里幾位新來的年輕人幾年來的感悟。這幾年,鎮里的年輕干部包村包組,到一線參加矛盾調處,已經從“鈍刀子”練成了“快刀手”。
基層的事情,千頭萬緒,只有用心去做,用情去對待,才能解開千千結,理清萬頭緒。“剛到基層,有的同事忙著通過考試換單位,也有想找一個舒適一點的崗位。在基層待久了,看到不少老同志在基層快一輩子了,做事情還是那么敬業,很讓人感動,久而久之,自己的滿腹牢騷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氣也順多了。”幾位對基層還稍有“不適應癥”的年輕同志,剛來上班時對著成堆的報表束手無策,后來在老同志的傳幫帶下,現在已經成了崗位能手,“一個村幾千人,一個鎮好幾萬人,每一次數據梳理都是一個大工程,我們力求每個數據準確無誤,有時還上門核對,把黨的好政策精準匹配到每一個農戶手中。”
鼓勵爭當排頭兵,展示成事的風采
“請每個社區匯報下工作完成的最后時限…”雖然已經到了晚上7點,長臨河鎮會議室里調度會的“火藥味”依然還是那么濃。白天忙工作,晚上忙調度,爭當排頭兵的路上沒有鮮花和掌聲,只有辛勤的付出和汗水。自我批評會和責任落實會開到了項目現場、工作一線,在“放大鏡”下工作的不足看得更明顯,“落后者”的表態更鼓舞了干勁,這是長臨河鎮干部一年忙到頭的“常態”,干部“雙卡雙待”為古鎮的明天多了幾份保障。外出“拜師學藝”是長臨河鎮干部常經歷的事情,帶著記錄本,再遠再忙也要去學習別人的好做法,一路學習、一路記錄、一路拍照,視野開闊了,思路也就慢慢清晰了。每年,都會扛回幾塊“含金量”比較高的牌子,但是“功勞簿”下只有不斷進取,不斷奮斗。
強化守紀的規矩,鑄造廉潔防護盾
家有家規,國有國法。工作之余,鎮里的干部都會翻一下筆記本,抄寫幾段學習內容。“雖然工作時間長了,是個‘老司機’,但是要遵守的規矩只會越來越多,心中常亮紅綠燈,腳下才會走太平,作風上硬氣了,在工作中才會有底氣。”大家對守好規矩不僅記在心里,更落實在行動上。一把廉政扇子、一本廉政書籍、一句節假日廉政短信提醒,給同志們多送了一個“平安符”。社區的黨務公開、村務公開、財務公開定期更新,身邊的“微廉政”,讓群眾明明白白,打消了猜疑,心齊了,勁就更足了。(謝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