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肥東縣長臨河鎮堅持“村級主體、市場主導、因地制宜、統籌推進、實事求是”的原則,以產權制度改革為基礎,以農村集體資產、資金、資源等要素的有效利用為抓手,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穩步增長。
黨委統籌細謀劃,把穩集體經濟發展“方向盤”。鎮黨委結合實際出臺《長臨河鎮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圍繞村集體經濟發展方向、發展措施、土地要素等11項重點內容,召開村集體經濟專題座談會6次,匯總落實發展建議67條。結合鄉鎮定位,確定“特色農業促轉型”“全域生態旅游促發展”兩個方向,明確11個社區集體經濟發展路徑,規劃各村特色主導產業。利用村級集體土地等資源對外發包,承接企業和政府采購限額以下的工程與勞務合作;利用閑置資金投資入股第三方,建設標準化廠房對外出租或發展民宿等地方特色項目;利用閑置房屋等集體固定資產對外出租,發展地方民宿游以及研學基地等項目。截至2022年11月份,全鎮11個社區村級集體經濟收入超100萬元達4個,超50萬元以上達7個。
鎮村聯動嚴管理,鋪設集體經濟發展“快車道”。鎮黨委依照“一村一策”思路,2022年召開村集體經濟發展論證會4次,論證社區發展路徑的可行性,拓展村集體經濟發展思路。指派14名鄉鎮干部與社區結對幫扶,傳授民宿發展、特色種養殖經驗,目前共下村指導450余人次。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成立11家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全面落實村黨組織書記兼任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制度,進一步明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工作舉措、項目管理、資金使用等內容,把壯大集體經濟發展作為社區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村干部年度目標考核指標清單的重要內容。2022年共實施集體經濟扶持項目7個,涵蓋農業設施建設、特色民宿、特色種養等,不斷拓寬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渠道。
干群一心謀幸福,繪就集體經濟發展“方向圖”。聚焦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在建現代農業項目5家,總投超4億元,為市民提供高質量“菜籃子”“果盤子”;古韻長臨“寧湖坊”、山口凌、雨悅山房等鄉村振興項目總投資近2億元。整治全域人居環境,完成投資1520萬元,推進94個自然村“五清三化”行動。以“文化為魂”,推進文化惠民,鄉風文明潤物無聲,開展“全民文化月”活動,助力12個農家書屋轉型升級。創新鄉村治理方法,繼續實施《長臨河鎮“五位一體”村為主工作月評辦法》,對村級各項工作進行月評考核,激發了村級兩委規范管理、自我治理的能力與責任;完成村(社區)合并,有效整合資源,根據章程進行分紅,支出用途主要為轉增資本、彌補虧損、集體公益基礎設施建設和集體福利、文教、衛生、公益服務等7個方面,讓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滿足感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