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肥東縣張集鄉針對基層治理碎片化、問題解決機制不健全、服務不夠精準等問題,抓好網格優化設置、黨員作用發揮、群眾訴求解決等重點工作,推動基層治理走深走實。
抓組織優化,變“條塊分治”為“網格治理”。全鄉劃分為73個網格單元,依托合肥市網格化管理服務平臺,做好數字化管理,采集錄入人、地、事、物、情、組織等信息數據8萬余條,戶籍人口39061人實現錄入全覆蓋。構建“鄉黨委-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網格黨小組”網格組織體系,選任網格員353名,所有網格成員下沉網格,直接包聯到戶,組織架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推動“一網多用”,做好黨建、社會治安等多網融合、一體推進,在村部設立“網格治理聯絡站”,建立“網格治理協商制度”,以網格管理規范化助推網格作用發揮高效化。目前全鄉利用黨建微陣地、暖心工作室等場所設立聯絡站8個,實現社區全覆蓋。
抓先鋒帶動,變“群眾上門”為“黨員下沉”。建立健全包保聯系制度,鄉黨委統一部署安排,180余名鄉、村黨員干部主動到社區報到,與210名脫貧戶、獨居老人、留守兒童等重點群眾結成“幫扶對子”,深入群眾家中,落實“周電話訪談、月登門走訪”工作要求,結合鄉情實際提供政策幫扶、資金幫扶160余次。扎實開展“敲門問事”,組建8支“黨員服務小分隊”,疫情期間摸排老幼病殘孕等脆弱群體35人,開展送藥上門、協助就醫、心理疏導等服務677次。開展“代表議事”活動,從全鎮村民代表、“兩代表一委員”、網格長中選任68名群眾議事代表,組織參與矛盾糾紛調解,鼓勵“五老“人員參與議事11場,受理群眾訴求和為民辦實事17件,化解家長里短等一般性矛盾糾紛11件,群眾的“關注點”有效轉化為工作的“落腳點”。
抓難題即辦,變“被動跟跑”為“主動領跑”。梳理群眾訴求,建立《社區黨組織領辦責任清單》,明確鄉、村兩級責任人,構建起“鄉分工干部跟進督辦、村干部牽頭領辦、網格員配合協辦”的分層分級辦理機制。聚焦涉農重點問題、重點領域、重點群體,建立《攻堅聯辦臺賬》,2022年以來召開聯席會議11次,建設辦、美麗辦、綜治辦、信訪辦等18個部門參與會議,攻克長期未能解決的涉農重點事項6件。嚴格“一事一評”,建立事項辦結反饋評價機制,事項辦結后5個工作日內,向當事群眾反饋,群眾按照“滿意、較滿意、一般、不滿意”4個等次評價辦理情況,逐步建立起以群眾滿意度為主要衡量指標的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