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合肥市肥東縣以“農村用信推廣年”為牽引,縱深推進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工作,堅持黨建引領、程序規范、結果導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推動鄉風文明建設、鄉村治理水平向好發展。
堅持黨建引領,把牢統籌部署“定盤星”。一是加強黨委領導。縣委主要負責同志親自謀劃、專題調度,出臺縣級“1+5”實施方案。將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成效列入鄉鎮黨委書記抓黨建《責任清單》,建立“村事縣評”工作機制,每半年逐村考核試點村工作開展情況,壓實鄉村兩級黨組織責任。二是加強政府推動。建立縣級聯席會議制度,抽調農業農村、數據資源、金融監管等5個縣直單位骨干力量組建工作專班,聚焦農戶信息采集、鄉風文明評議兩大任務,實行“周調度”制度。抽調專人組建縣級巡回指導組,深入鎮村巡回指導鄉風文明評議工作,解決個性共性問題76條。三是加強多方協同。打造37個標準化金融服務室,推動肥東農商行、農行、工行等8家金融機構選派金融專員駐點辦公。聯合東投集團、融資擔保等國有企業,圍繞發展普惠金融、降低融資成本,拓展“保險+信貸”“信貸+擔保”等組合金融服務模式,優化業務品種,減輕信用主體特別是“三農”的融資負擔。
堅持程序規范,把牢組織推進“方向舵”。一是全面宣傳發動。利用傳統節日、農忙等重要節點,開展“信用端午”“誠信中秋”等集中宣傳。組織村“兩委”、網格員進組入戶,開展“一對一”宣傳3.9萬余次。用好大喇叭、墻繪等營造濃厚工作氛圍。制作三分鐘微動漫、“三字經”宣傳畫、“三句半”微視頻、“五要五不要”順口溜等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在抖音、朋友圈等媒介廣泛轉載。二是規范數據采集。建立數據歸集目錄,對接公安、法院、信訪等14家縣直單位,歸集農戶正負面、一票否決數據1200余條,實現“應歸盡歸”。組建采集員隊伍659人,開展業務培訓159場,以網格為單位推進,完成試點村39549戶農戶、37個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及全縣1569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息建檔工作。三是做實鄉風評議。突出環境保護、睦鄰和家、鄉村發展等5方面內容,因地制宜制定“美化庭院、配合防疫、孝親敬老”等個性指標,形成“一村一策”特色評議清單。建立“三評三審兩公開”工作機制,制定《工作流程圖》,組建評議、審議、監督3支隊伍,多方參與確保評議過程公平公正,評議結果村民信服。
堅持結果導向,把牢鄉村振興“落腳點”。一是推動鄉風文明。實行積分管理,將村民行為量化為信用積分,給予相應物質獎勵,作為征兵入伍、選拔村干等重要依據。試點以來組織集中兌換活動256場,兌換信用積分7.6萬分。開展“推優扶弱”活動,選樹“最美家庭”“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118名,組織與落后戶開展文明互進活動,帶動46戶高考家庭取消升學宴,137戶家庭落實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節約開支約350萬元。二是推動產業發展。成立鄉村產業發展服務團,圍繞特色種養業發展、農技人員培訓等開展“五送”服務,指導完善鄉村產業發展規劃37份,選準現代農業、民宿經濟、休閑旅游等46個發展項目。推動肥東農商行、農行等8家銀行赴村開展授信工作,累計授信農戶393戶,經營主體19家,授信4677萬元,用信2885.6萬元。指導、支持貸款1281.2萬元用于發展產業項目,帶動周邊153戶農戶增收,逐步形成產業發展與信用貸款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三是推動組織建設。對開展試點的9個軟弱渙散村實行提級管理,圍繞“向上、向善”制定聯系服務群眾、村集體經濟發展“一村一策”整頓措施,以建設成效檢驗整頓成效,累計化解基層各類矛盾154起,信訪量同比下降54%,新發展集體產業項目6個,村集體經濟平均增收17.6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