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肥東縣大力實施“暖心工程”,通過在非公領域流動黨員中開展“筑家”“管家”“愛家”三項行動,著力破解信息核查難、規范管理難、作用發揮難等問題,努力打造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溫馨港灣”,讓流動黨員“心有歸處”。
開展“筑家”行動,立檔建庫強管理,讓流動黨員“有家可歸”。管理有制度,健全縣、鄉、村三級源頭管理責任體系,制定《流出流入地黨組織管理清單》,明確黨委主體責任、部門主管責任、鄉鎮和園區屬地管理責任,設置黨籍管理、黨員發展審批、黨員教育培訓等具體工作12項,將流動黨員管理納入各級黨群服務中心服務事項。流入有“家庭”,重點掌握園區、商會、行業協會等單位內流動黨員情況,特別是互聯網公司、人工智能企業等新興領域。對黨員達到3名以上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積極動員組建黨組織,轉接組織關系,為流動黨員“安家”;未達3名的按照就近就地、行業主管等原則,與屬地黨組織或行業主管部門聯建,精準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身邊有“家人”,針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出“碼上肥家”口號,制作流動黨員“歸家碼”,在縣內商圈、“歇歇角”等處張貼,發動黨員干部轉發至朋友圈、微信群,精準掌握縣內流動黨員數量。
開展“管家”行動,豐富形式強教育,讓流動黨員“有心可依”。日常教育抓緊抓實,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流動黨員學習教育的首課、主課和必修課,及時與流動黨員轉出地組織部門對接,引導流動黨員結合自身經歷和工作實際講“微黨課”。2022年以來,45名流動黨員通過錄制微黨課視頻、上交思想匯報、心得體會等方式,主動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悟。線上課堂隨時可學,縣委組織部定期發布工作提示,指導園區及時組織流動黨員參加所屬黨組織主題黨日活動,用好流動黨員微信群、公眾號、學習強國等平臺,以文字、語音、圖片和視頻等形式實時推送黨員學習相關內容,建立流動黨員日常學習“指尖課堂”。骨干黨員結對幫帶,根據流動黨員崗位職位、工作特點等,采取“1+2”結對方式,組織1名非公企業管理層、車間主任、班組長、技術能手等黨員骨干與2名流動黨員結對幫帶,在思想學習、工作技能給予指導幫帶,推動黨員之間共同成長,發揮先鋒模范作用。2022年以來,共形成幫帶“對子”38個。
開展“愛家”行動,擦亮身份強引領,讓流動黨員“有志可為”。搭建志愿服務平臺,縣委文明辦指導園區會同社區、企業黨組織在黨員居住地或公司設置公益服務崗位14個,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伍6支,2022年來,開展無償獻血傳真情、文明祭祀移風俗、安全巡查保平安等志愿活動34場次,流動黨員參加活動350余人次,推動流動黨員融入群眾比服務、比奉獻。設置科學工作體系,建立企業中層培養人才儲備庫,從車間生產一線、重大生產任務中及時發掘政治素質好,懂經濟、會經營、善管理的流動黨員,及時作為非公企業中層儲備人才培養,并適時選拔進非公企業管理中層。2022年以來,培養23名流動黨員擔任企業管理中層,有力充實工作力量。開展示范引領活動,組織開展“黨員進車間、進班組,提建議、增產能”活動,讓黨員亮身份、比奉獻、爭先進,2022年以來,園區非公企業設置黨員示范崗185個,其中流動黨員示范崗14個;設置黨員責任區45個,其中流動黨員責任區13個,流動黨員提合理化建議11條,參與完成重大任務13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