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肥東縣撮鎮鎮堅持以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為主線,以黨員遠程教育管理為抓手,在健全工作機制、教育管理培訓、學用成果轉化等持續發力,切實提升數字化遠程教育學用質效,為全鎮黨員干部“充電賦能”。
聚焦“長效管用”,筑牢學習陣地。延伸機關、社區、“兩新”等領域黨組織的遠程教育覆蓋面,按照“便民、利民、惠民”的原則,累計建立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站點19處,打造馬橋社區遠教文化廣場1處,旭光社區遠教學用示范基地1處。以標識明確、懸掛醒目的標準,實行“制度上墻”,將遠程教育播放計劃作為每月黨務公開的重要內容,黨員群眾的知曉面不斷擴大。將遠程教育活動開展情況列入社區月評考核細則,采取“后臺監督+隨機抽查”的方式掌握各站點遠教觀看情況,對觀看不積極的黨支部隨時提醒、定期通報,不斷強化抓好遠程教育的責任意識。
聚焦“直戳需求”,打造精品課堂。摸清需求底數,依托“逢四說事”“三會一課”等活動,及時了解群眾理論需求,提供“訂單式”培訓課程。針對種植戶、養殖戶、車間工人等不同群體教學需要,科學安排政策理論、種養殖技術、專業技能等課程,多角度挖掘轄區瑤崗渡江戰役紀念館等紅色資源和黨員群眾代表先進事例,先后拍攝《出發》《有光有我》等專題電教片,教育黨員群眾3428人。將電教遠教與“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內組織生活有機結合,打造多功能學習驛站,開展書記上黨課、紅色影視展播等活動,實現“一站多用”。集聚鎮村老干部、老黨員、退休教師等力量,成立紅色文化宣講隊15支,舉辦“黨史我來講”“紅色經典誦讀會”等教育活動,黨性修養更加深厚。
聚焦“輻射帶動”,強化應用推廣。為確保旭光社區遠程教育學用示范基地在建的基礎上用起來,將理論實操課堂搬進田間大棚,構建“進門是課堂、出門是現場”的教育培訓新模式。通過“遠教+技能培訓”,邀請專家、技術人員在遠教基地開展果林栽植、園林管理、病蟲害防治等農業知識培訓,現場演示操作方法,解決技術難題。課堂之外開展學習交流分享會,啟發致富思路,學習先進典型,注重培育致富能手、鄉村帶頭人等鄉村振興示范戶,促使學習效果轉化為實際成果。截至目前,遠教基地受訓人數達420余人,輻射帶動農戶510余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