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黨建引領,扎實推進基層治理。循環園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持續在統籌力量、整合資源、建立機制上下功夫,推動基層黨建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不斷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筑牢“紅色堡壘”:搭起黨群連心橋
為進一步激活黨員“紅色細胞”,凝聚社會力量。在建立樓棟、小區、社區三級網格的基礎上,循環園指導各社區將支部建在網格上,組建由村“兩委”干部、黨小組長、村民組長、黨員志愿者、物業公司等多方人員協調配合的“網格隊伍”,將黨組織端口前移至居民家門口,下沉服務資源,把“黨建+網格化”融入疫情防控、文明創建、鄉村振興、經濟社會發展等各項工作,打通黨建“最后一公里”。同時,把黨組織觸角延伸至網上,通過網格管理群,相關人員主動認領群眾“微心愿”。共計協調解決群眾的煩心事、難心事件46件;網格內問題(環境衛生、安全隱患、轄區治安、移風易俗等)36件;上門慰問低保戶、困難戶、孤寡老人、殘疾人等共計43件;幫助50人代辦54件。
建設“紅色陣地”:講活紅色故事
在充分挖掘文化資源、豐富居民精神生活的基礎上,將黨建微陣地打造成紅心向黨、服務群眾的精神家園。針對不同人群,因地制宜地開展特色黨史學習教育。開展文化活動:播放經典廬劇、“黨建引領樹新風 情滿元宵聚人心”主題黨日活動等;組織黨史宣講活動:“紅心向黨”、“老黨員、話初心”、《中國共產黨組織建設一百年》等;將微陣地打造成群眾“自發來、樂意聽、愿意說”的議事協商空間。通過微陣地開展豐富多樣化的活動,把黨的光輝歷程及先進思想文化通過固化的形式,圖文并茂地集思想教育、休閑健身、文化宣傳、黨群服務于一體,不斷滿足新時代新形勢下廣大黨員群眾黨建文化教育的新需求。把黨建陣地用“活”用“實”,實現黨員群眾活動有組織、議事有陣地、“發聲”更方便。
開展“紅色服務”:提升群眾幸福感
以黨建為引擎實施“黨建+志愿服務”工程,把社會治理同發揮黨員作用相結合。針對性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盤活各類服務資源,建立“三個一”志愿服務機制,即“一名書記就是一個榜樣,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組織開展助老愛幼、扶貧幫困、幫殘助殘、醫療衛生、紅十字救護、心理咨詢、文藝表演等社區服務活動,共計分類開展文明勸導、關愛關懷、衛生清理等12余類主題志愿服務,確定各類志愿服務活動50個,惠及服務群眾5000余名。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和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為小區居民提供家門口的便民服務,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滿意度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