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循環園從“示范帶頭、陣地融合、學用結合、目標督導”等方面入手,強化“四學并舉”,持續興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有效推動全區黨員、干部學深悟透、入腦入心。
注重示范引領,以上率下“帶頭學”。制定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實施方案》和《任務清單》17條,明確學習計劃和形式。抓牢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通過“基層黨組織書記集中領學、班子成員集中研討、帶頭參加所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等形式,先行一步,學深一層,交流心得、分享體會,形成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的總體效應。探索“個人學+集中學+互動交流”的“三位一體”學習模式,在個人自學基礎上,以部門為單位組建學習小組,開展集中學習20余次,集中研討10次,撰寫心得體會60余篇。開設“機關微講堂”,安排領導干部、社區書記、機關干部、普通黨員輪番“上講臺”,形成班長帶隊伍、領導帶職工、黨員帶群眾的良好學習氛圍。
加強陣地融合,線上線下“多樣學”。創新形式、拓展渠道,通過“線上+線下”,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學習宣傳。線上,在微信公眾號“生態循環園”開設“學報告、悟思想、踐行動”專欄,定期推送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鏈接、理論金句,推送部門、社區及企業學習動態4期,推送黨的二十大精神優秀主題征文20篇。線下,將“黨建微陣地”、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等陣地作為線下學習的主戰場,組建以“五老人員”、道德模范、最美志愿者等15人組成的百姓宣講團,通過板凳會、議事會、志愿服務等形式,開展“議事亭里學理論、微陣地里話初心、流動廣播傳黨音、志愿服務暖民心”等系列活動50余場次,受眾4700余人。
突出學用結合,成果轉化“融入學”。將理論武裝與園區實踐相結合,在工作謀劃上出實招、在工作實踐中求實效。在為民服務上,構建全面覆蓋的鄉村網格治理體系,組建144人的網格員隊伍,常態化組織網格員開展“敲門行動”,入戶走訪收集群眾訴求170余件,解決環境治理、征遷安置、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辦理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01件。在為企服務上,持續深化重點項目要素保障機制、百億企業培育機制、重點規上工業企業聯系機制,成立入園項目包聯工作組,堅持每周1次政策推送、每旬1次上門走訪,幫助解決晶科、協鑫2個百億戰新企業用工缺口1000余人,開展銀企對接40余次,為永昌、廣源科技等企業融資約20億元。
強化目標督導,聯動監督“跟進學”。建立“以督促學”工作機制,持續跟進學習進展。成立由紀檢、組織、宣傳、目標管理等部門組成的督學組,綜合運用座談了解、查閱資料、實地走訪等方式,定期對機關、社區、企業等領域學習情況開展督查。抓好督查結果運用,將督查情況作為黨組織書記年度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社區年度工作考核、社區“五位一體”月度考評的重要內容,作為非公企業黨組織“雙強六好”、非公黨建“雙比雙爭”示范點推薦、黨組織評優、個人評獎評優的重要依據。截至目前,已開展監督檢查12次,幫助解決問題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