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鎮鎮堅持把村干部隊伍建設作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核心工作,按照抓思想、提業務、多關懷的思路,著力加強村干部隊伍精細化管理、專業化培訓、多樣化激勵,打造與鄉村振興需求相匹配的高素質村干部隊伍。
加強“精細化”管理,確保思想教育“有高度”。抓好思想教育,堅持把政治素質培養擺在突出位置來抓,通過“走進來”的方式,邀請合肥市委講師團等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3次、覆蓋114名村干部,幫助村干部及時掌握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通過“走出去”的方式,組織社區“兩委”干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主題活動6次,組織參觀“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蔡永祥紀念館”“中共合肥黨史館”等紅色教育基地,重溫入黨誓詞,提升黨性修養。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民主決策村級公共、公益事務632件,緊盯村務決策、惠農政策措施落實等方面,構建紀檢、組織、財政、民政“四位一體”全覆蓋監督體系,確保把“好事干好、實事干實”。全面實行村干部檔案備案管理,落實村干部縣級備案管理制度,對新進村“兩委”成員建立個人檔案34份。
開展“專業化”培訓,確保素質能力“有深度”。抓好能力“輸入”,舉辦社區“兩委”干部培訓班,圍繞鄉村振興、基層黨建等重點工作,設置專業化課程,采取專家輔導、現場教學等方式扎實開展業務培訓,2022年以來共組織開展4期、培訓450余人次,村干部業務知識得到明顯提升。在每年集中輪訓基礎上,鼓勵5名村干部參加學歷教育,全額報銷參學費用。以鎮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為契機,組織各社區書記學習經濟發展、信訪工作等政策條例,圍繞學習內容,結合工作實際整理發展思路。抓好能力“輸出”,開展社區黨組織書記“擂臺比武”活動,評選結果與個人績效、評先評優等掛鉤,倒逼村級黨組織書記履職盡責。常態化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社區支部書記帶頭講堂課15場,組織主題黨日活動180余次,進一步發揮村“兩委”在理論政策宣講、聯系服務群眾等方面的“頭雁”作用,變“內化知識”為“外化實踐”。
落實“多樣化”激勵,確保人文關懷“有溫度”。抓好待遇保障,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勵保障機制,依據每月社區績效考核結果確定績效薪酬,購買基本養老、人身意外等社會保險。落實正常離任村干部發放離任生活補助制度,每年安排專人對離任村干部生活補貼進行專項審核,解決離退休村干部的后顧之憂。建立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激勵機制,實行社區千分制考核與村級集體經濟收益掛鉤,根據村集體經濟發展落實村干部激勵績效,2022年度發放發展村集體經濟獎勵金共計56.45萬元,充分調動村干部發展集體經濟積極性。抓好典型培樹,對于表現優異的18名村后備干部和村民小組長,優先推選進入村“兩委”班子;不斷加大從優秀村干部中發展黨員、選拔人才的傾斜力度,先后推薦65名優秀村干部擔任各級“兩代表一委員”,進一步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