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肥東縣抓實抓細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在強化組織覆蓋、規范教育管理、探索群防共治的基礎上,建設面向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服務的“歇歇角”站點120個,聚焦現實需求,提供精準服務,進一步提升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社會歸屬感和生活幸福感。
凝聚多方合力,搭建服務平臺。多渠道拓寬黨建陣地,拓展服務空間,在交通便利、人流密集的地方打造“歇歇角”站點120個。始終堅持“黨建帶群建,群建促黨建”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群團組織在非公黨建領域的重要作用,依托“幸福驛站”“司機之家”打造“歇歇角”暖心驛站12個,借助城市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已有功能,開辟面向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開放的休閑活動場所26個,通過縣金融辦協調57家銀行網點在客戶等待區開辟臨時休息點,對接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商場、酒店、藥房等25家影響較大的場所設置簡易便民服務點。120家“歇歇角”站點統一懸掛“歇歇角”標識標牌,設置二維碼,掃描二維碼即可查看縣域內所有“歇歇角”的位置和聯系方式,讓全縣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有地可去、有地可歇、有地可學。
完善設施配備,提升服務質效。以實用方便為原則,科學設置“歇歇角”服務功能。充分考慮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職工的工作和生活需求,梳理出“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充電難”等現實問題,120個站點同步配備桌椅、飲水機、廁所、充電點等基本設施設備供臨時歇腳、增添熱水、免費如廁、手機充電等。除此之外,39個站點根據實際增添愛心雨具、急救藥箱以應對突發情況,并形成定期查驗制度,確保常用常有。設置書報區,提供報刊書籍,供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中的黨員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有效緩解因工作彈性大、時空界限模糊、工作強度大難以集中開展學習的矛盾。添置招聘簡章、工會維權手冊、法律小報等實用性資料,便于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及時掌握有效信息。“歇歇角”站點開放以來,已接待新業態新就業群體1000余人次。
探索工作舉措,創新服務方式。為促進“歇歇角”站點管理標準化,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則,由屬地安排專人進行管理,探索將380名紅色小管家納入“歇歇角”管理隊伍,幫助開展場所維護、政策宣傳、意見收集等日常工作。注重在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中樹立典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開展“最美小哥”“最美司機”評選活動,對在主責主業、文明創建和城市管理中表現優異的“小哥”進行表彰,引導黨員“亮身份、做表率、當先鋒”,吸引了9名黨員主動亮明身份。持續提升“歇歇角”“黨建+服務”功能,縣快遞物流行業黨委建立組織聯力、服務聯動、活動聯辦“三聯”工作機制,組織9家快遞物流頭部企業在“歇歇角”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11次,以多樣的活動形式吸引非黨員“小哥”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已有2名快遞“小哥”遞交了入黨申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