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肥東縣古城鎮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圍繞制度建設、隊伍管理、平臺創新,織牢監督、管理、服務“三張網”,著力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推動治理重心下移、服務觸角下延,不斷提高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滿足感。
織牢一張“監督網”,完善制度建設。完善會議制度,組織召開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將為民辦實事作為重要內容體現在鎮領導班子對照檢查材料、各社區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報告中,突出落實主體責任制,以解決群眾身邊事、提升群眾幸福度為目標,今年以來鎮村兩級召開集體會議60場,研究商討問題150余件。完善考核制度,圍繞黨建、經濟社會工作兩大體系,將月評、年度社區目標考核內容細化為組織建設、意識形態、文明創建、安全生產、農業農村等34項具體指標,讓群眾評價上升為社區考核的“硬杠桿”,進而加強組織建設,提高為民服務的動力。完善監督制度,加強社區公開欄建設,定期做好村級“三務”公開,讓群眾及時了解信息、監督社區工作,暢通舉辦電話、郵箱、信箱等線上線下監督渠道,完善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中的干部信息,讓群眾的意見能“走進來”。
織牢一張“管理網”,提升隊伍水平。將“用心用情服務群眾”作為鄉村兩級干部的行動指南,開展定期入戶走訪工作,做到“走訪不漏戶、戶戶見干部”,確保鄉村干部俯下身子、沉到一線,深入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用真心換真情,用實干換信任。將善于做群眾工作作為后備干部選拔的重要標準,全鎮18個社區擇優選拔后備干部人才16名,通過鎮領導班子成員、駐村干部、社區黨委書記與后備干部“一帶一”“多帶一”幫帶培養機制,幫助他們盡快熟悉社區事務和各項業務工作,不斷提高社區后備隊伍的綜合能力。將“人往格中走、事在網中辦、服務零距離”作為網格化治理的目標,建立健全網格化隊伍,補齊社區工作力量短板,全鎮劃分132個網格,46個網格指導員,127個網格長,選用優秀網格員449名,做到“格不漏戶、戶不漏人”,讓有事找網格員成為百姓共識,將黨建服務深深扎根在網格內。
織牢一張“服務網”,推動平臺創新。利用“逢四說事”“鄰里議事亭”等搭建18個特色的“群眾說事”平臺,鼓勵群眾圍繞日常的瑣事、身邊的難事、美麗古城建設的大事敞開說事、暢所欲言,并創建“記錄問題 、調研分析、協商解決、群眾評價”的閉環服務機制,今年以來土地流轉租金、增減掛項目等300余件民生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完善電教遠教、學用示范基地、文化廣場等教育平臺,緊緊圍繞“建、管、學、用”四大目標,推出黨建知識、惠民政策、產業發展、農業技能等主題內容,做到因時施教、因類施教,滿足群眾多層次、多領域的知識需求,2022年以來,組織學習200余場次,受眾3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