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是黨的干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當前,以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數字技術蓬勃發展,呈現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加速融合趨勢,增強公務員隊伍數字思維、數字認知、數字技能是強化數字中國人才支撐的重要方面,是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公務員隊伍的時代呼喚。
從實踐看,當前公務員隊伍建設中有關數字化履職能力的教育培訓呈現“三多三少”現象,即綜合性的面上培訓多、體系性的方法論培養少,宏觀趨勢性的講座多、實踐性的案例指導少,對數字經濟、數字政務服務的關注多,對數字文化、數字社會、數字生態文明建設等的關注少。構建公務員隊伍數字化履職能力教育培訓體系是當務之急。
數字經濟產業規劃與融合發展能力。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成就顯著,對數字經濟能否看得準、抓得實、統得起、落得穩,成為考察履職能力的“新標準”。要與時俱進,守正創新,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經濟思想中有關數字經濟的內容納入新時代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整體規劃,系統掌握蘊含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深化各級公務員對數字經濟工作怎么看、怎么干的共識,培養和提升各地區、各部門主要領導干部發展數字經濟的戰略研判與戰術設計能力。通過專題講座、調研學習等多種方式,加強對數字經濟發展新趨勢、數字經濟發展新模式以及數字經濟新業態等的輪訓,完善建立智能制造、智慧農業、智慧醫療、平臺經濟等領域的常態化調研學習機制,推進數字經濟產業規劃、數字經濟市場服務、數字經濟市場監管等領域業務能力更新。
數字政務服務供給與創新發展能力。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推動政府數字化、智能化運行,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力支撐。“掌上辦”“指尖辦”成為政務服務“新標配”,對公務員隊伍提供數字政府服務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要重視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政策性執行等方面的理論和實踐培訓,通過數字政務服務國際經驗、創新案例、實操模擬等的訓練,提升數字政務應用開發與服務流程設計方面的數字思維、數字認知、數字技能。堅持干中學、學中干,綜合運用一線培養、多跨交流等方式,推進數字政務服務領域“學思用貫通”。
數字文化守正創新與傳播發展能力。數字文化是數字時代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日益繁榮的網絡文學、網絡視頻、在線演藝、在線觀展、電子游戲、數字新聞等數字文化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給公務員隊伍數字化履行能力提出“新考題”。面對一些領域出現的短視頻、短音頻內容低俗化、虛假化現象,要加強對優秀文化的品鑒能力,提高各級各類公務員的數字文化品位以及辨識能力;要提高參與優質數字文化產品供給的能力,引導和鼓勵其利用短視頻、社交媒體等公共平臺傳遞新信息、傳播正能量,推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此外,還要注重面向全體公務員隊伍的輿情應對能力培養,提升發現、研判以及主動引導網絡輿論熱點的能力,提高與歪理邪說和歪風邪氣開展斗爭的本領。
數字社會規劃布局與服務治理能力。適應數字消費、智慧社區、智慧教育、數字健康等發展需要,有必要加強公務員隊伍新型數字消費生態發展能力的培養培訓力度,提高智慧樓宇、智慧街區、智慧商圈、智慧村鎮等的規劃建設以及運營能力,加快新就業群體黨建服務、新就業群體基本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數字綜合服務能力培訓,面向社區、街道、鄉鎮公務員等重點群體加大開展微信、小程序、APP等數字軟件操作培訓,增強其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提升“民意調查”“績效追蹤”等的能力,推動實現數字技術與社會治理的深度融合。
數字生態文明統籌發展與監管整治能力。以數字化促進綠色化是數字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新路徑。加快將數字化、智能化新技術轉化為助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強力動力,離不開廣大公務員作用的發揮。要加強公務員隊伍整體綠色發展觀培養培訓,提高農業、制造業、建筑業、服務業等領域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的決策力以及資源整合能力。要注重相關法律制度、政策規章等的教育培訓,提高各級公務員參與數字生態文明建設的行動自覺。要積極開展數字生態文明建設案例教學、現場指導等,提高生態環境保護領域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的綠色化、智能化監管和整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