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肥東縣針對農村流動黨員去向掌握難、教育培訓難、跟蹤管理難問題,探索建立科學有效的教育管理機制,讓流動黨員摸排在時常、教育在經常、管理在日常,確保流動黨員“有家有學更有為”。
加強組織管理,打破“信息壁壘”,讓流動黨員“流而有家”。依托異地協會、商會,采取單獨建、聯合建、掛靠建等形式,在外出務工經商人員集中地建立流動黨組織,先后在流動黨員相對集中的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建立流動黨員黨支部26個,讓流動黨員“漂泊有港灣、離家有組織”。制定印發《關于肥東縣開展流動黨員組織關系集中排查工作的通知》,對外出流動黨員做好信息登記,并根據變動情況進行動態更新,對流出黨員流出地有流動黨支部的及時編入流動黨支部,未建立流動黨組織的幫助其接受流入地黨組織管理,確保每一名流動黨員“離鄉不離組織、流動不流失”。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專項行動,落實“月核查、季匯總、年更新”信息采集制度,建立流出必報批、流入必報到、日常必報告、返回必報備工作機制,形成“一村一表、一鎮一冊、一縣一庫”動態管理臺賬,目前,全縣2890名流動黨員均納入管理。
強化教育培訓,實現“補鈣壯骨”,讓流動黨員“流而有學”。利用好“黨員微信群”,借助共產黨員網、學習強國、安徽先鋒微訊等線上平臺資源,定期進行學習資料推送,每月開展一次微信群分享心得體會活動,實現流動黨員與正式黨員同等管理、同頻參學、同步活動。利用流動黨員返鄉“窗口期”,結合黨員冬訓春訓,利用鄉鎮黨校邀請縣紅色講師團講授黨的創新理論,用好縣內紅色資源,組織流動黨員到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茶壺山革命烈士陵園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聆聽先烈事跡、感悟偉大成就,先后組織宣講活動98場,確保流動黨員學習“不斷檔”、思想“不掉隊”。針對長年在外的流動黨員,由鄉鎮黨委牽頭統一購置《中國共產黨章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摘編》等學習書籍,通過郵寄方式向流動黨員贈閱“流動包裹”,讓流動黨員能及時學習黨的最新理論和政策。
做好服務保障,促進“作用發揮”,讓流動黨員“流而有為”。利用流動黨員信息靈、思路寬、社會閱歷深等特點,利用節假日流動黨員返鄉契機,組織茶話會、經驗交流分享會,積極宣傳肥東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引導流動黨員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截至目前,已累計收到流動黨員意見建議300余條。鼓勵流動黨員主動到流入地黨組織報到亮身份、作貢獻,參與流入地文明創建、環境整治等志愿服務活動,做到“異地亮身份、他鄉顯擔當”,增強對流入地的歸屬感和參與感,成為推介家鄉的“宣傳員”、招商引資的“接線員”、服務發展的“戰斗員”。建立流動黨員聯系幫扶機制,縣鄉村三級黨員領導干部“一對一”結對幫扶外出務工的優秀流動黨員650余名,經常開展談心交心活動,定期開展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三送”活動,幫助其解決“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討薪維權等實際困難,讓流動黨員感受到家鄉溫情和組織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