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肥東縣將村干部隊伍建設作為建強基層組織戰斗堡壘的關鍵,聚焦“選育管用”四環節,著力打造結構優、本領強、敢擔當的村干部隊伍,為推動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組織保障。
創新選育方式,確保“選得優”。堅持按照“德才兼備、注重實績、群眾公認”的配備標準,通過日常了解、調研談話、以事察人等手段,利用春節、國慶等重大節日,大學生、外出經商能人返鄉契機,加大村干部人選摸排,先后引回優秀農民工、大學畢業生、退伍軍人等各類返鄉人才79人,不斷充實村干部隊伍“蓄水池”。做好換屆屆中村干部調整,持續做好縣紀委監委、縣委組織部等18個部門聯審機制,嚴把人選政治關、廉潔關、能力關。結合鄉村治理新要求,嚴格選拔標準,將一批政治素質好、學歷水平高、綜合能力強的優秀人才充實到村干部隊伍當中,推動村干部選任由“人難選”變“優中選”。落實“一人一檔、一村一冊”村干部管理制度,做好村干部信息動態更新,確保底數清、情況明。
優化教育模式,確保“學得深”。將村干部培訓納入全縣干部教育培訓計劃,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重點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鄉村振興、基層黨建、產業發展、基層治理等內容設置課程,幫助村兩委干部進一步開闊思維、拓寬視野、增長才干。2023年以來,肥東縣縣鄉兩級組織鎮村干部培訓23次,共計3000余人次參加。充分發揮電教遠教資源豐富、覆蓋面廣、形式活潑等優勢,聚焦凝聚黨群合力、提升生產技能和豐富生活體驗,積極組織村干部收看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抗擊雨雪等極端災害天氣等專題電教片1570余場次,參加學習村干部7689人次。繼續開展村干部學歷提升行動,鼓勵年齡在45周歲以下、具有高中(中職、中專)以上文化程度的村(社區)干部,采取繼續教育的方式獲得大專以上學歷,2023年全縣參加學歷提升村干部45名。
完善監督機制,確保“管得嚴”。構建縣鄉村三級聯動監督管理體系,出臺《肥東縣關于加強村干部隊伍規范化管理的實施意見》《肥東縣“一肩挑”村黨組織書記監督管理辦法(試行)》,加強制度約束,推動管理監督觸角延伸至“神經末梢”。堅持把社會監督和群眾監督作為著力點,由“個人說”變為“大家議”,充分利用“逢四說事”“代表說事”等途徑,暢通知情評議檢舉渠道,積極推進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運行,梳理和完善村級重大決策、重大活動、重大項目以及“三資”管理等村級組織權力運行事項清單,健全權力運行流程圖。開展村“兩委”班子建設屆中分析,制定評分細則,逐村了解村干部能力素質、干事創業、精神狀態、廉潔自律、群眾反映等情況,逐村建立臺賬,形成綜合分析報告,及時發現和糾正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對履職不力的及時予以清理,2023年以來共調整干部7人。
建立激勵機制,確保“用得好”。試點部分鄉鎮推行村干部“基本報酬+績效獎勵+集體經濟發展獎勵”結構化工資制度,將重點工作成效、集體經濟收益與村干部待遇報酬、評先選優、表彰獎勵掛鉤,切實提高村“兩委”發展村集體經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立在職村干部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給予參保繳費補貼制度、村干部購買醫療保險財政報銷制度、離任村干部生活補助制度以及黨內救助幫扶制度,同時制定村干部每年定期體檢計劃,讓村干部在生活上無后顧之憂。加大在村干部中定向招錄鄉鎮公務員或事業單位人員的力度,對德才兼備、業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優秀村干部,可選拔進入鄉鎮領導班子,暢通晉升渠道,2023年以來,肥東縣公務員崗位定向招錄村干部4名,2名村書記獲評“皖美村支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