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合肥市肥東縣始終將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作為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核心任務來抓,聚焦結構優化、能力提升、嚴管厚愛三大方向,著力打造一支結構優、能力強、敢作為的高素質村干部隊伍,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隊伍建設“規范化”,筑牢村級干部“蓄水池”。明確選人標準,印發《肥東縣關于加強村級干部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堅持德才兼備、群眾公認、注重實績、競爭擇優的基本標準,綜合考量人選政治素質、道德品行、治理能力、廉潔自律等情況,將符合條件的人選擴充到村干部隊伍中。堅持把政治標準擺在首位,對已梳理出的村干部人選,做到鄉鎮黨委初審把關,紀檢、公安、司法等18家部門聯合審查,制定10項負面清單,把不符合任職條件的人員堅決拒之門外。拓寬選人渠道,著眼鄉鎮現狀和長遠發展需求,采取群眾推薦、個人自薦、組織考察等方式,注重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農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農村致富帶頭人、本地經商創業人才、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等6類重點人群中遴選。今年以來,全縣共回引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致富能手37名。
教育培訓“精準化”,錘煉履職盡責“硬本領”。依托縣、鎮兩級黨校主陣地,構建“課堂教學、網絡培訓、現場觀摩”為一體的教育培訓體系,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原則,開設專題培訓班6期,重點圍繞鄉村振興、基層黨建、產業發展、基層治理等內容設置課程,調學630余名村干部參加,提升村干部綜合能力素質。按計劃選派12優秀村書記赴江浙先發地區跟班學習,借鑒高質量發展和“千萬工程”先進經驗,舉辦縣級經驗交流分享會,部分代表交流學習心得、成果收獲和下一步工作打算,200名村黨組織書記參學觀摩。實施“雛雁成長”計劃,針對新任村干部在農村工作經驗不足、群眾工作方式方法欠缺等實際問題,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建立“1+1+1”幫帶制度,即新任村干部與鄉鎮黨委班子成員、村黨組織副書記結成幫帶對子,通過業務指導、現場操作、經驗交流等形式,進行經驗傳授和理論指導,提升業務素養、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2024年以來,已幫助49名新任村干部完成導師選配全覆蓋。
監督管理“清單化”,樹立干事創業“風向標”。完善監督機制,出臺《加強村干部特別是“一肩挑”人員管理監督實施辦法》,建立9項履職負面清單、10項重要事項報告清單等“兩個清單”監督體系,對相關人員采取預警談話、停職檢查、責令辭職“3類措施”,深入了解班子人員變動和干部能力素質、干事創業、精神狀態、廉潔自律、群眾反映等六方面情況。今年以來,針對苗頭性問題預警談話3人。制定檔案清單,做好檔案管理,持續用好村干部“四庫四臺賬”,建設村干部信息庫,參照機關事業單位干部人事檔案標準,由鄉鎮落實村干部“一人一檔”,每年初對村干部職務變動、學歷培訓、獎勵處分、年度民主評議等情況進行實時更新,實現動態化管理,做到個人檔案能真實清楚地反映工作實績。建立實干清單,推動“一線”磨煉,大力倡導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推動農村干部主動擔當作為、扎實履職盡責。今年以來,全縣1800余名村干部積極參與到村莊建設、信訪維穩、集體經濟發展、人居環境整治等重大項目中實踐鍛煉,不斷激發村干部內生動力。